1、 淀粉生產廢水的來源
淀粉生產大致由原料處理、浸泡、破碎、篩選、淀粉分離、洗滌和干燥等幾個主要過程組成。具體操作因原材料不同而異,但基本流程相同。玉米淀粉的生產工藝:玉米淀粉→ 篩選→ 浸泡(回收玉米漿)→ 壓碎→ 胚芽分離(胚芽可壓榨玉米油)→ 研磨→ 篩分(粉末殘渣可用作飼料)→ 沉淀分離(分離玉米蛋白)→ 淀粉洗滌→ 脫水→ 烘干→ 淀粉。
2、 廢水的質量、數(shù)量和特性
當玉米被用作生產淀粉的原料時,約60%的絕對干燥形式的玉米成為商業(yè)淀粉,30%的玉米成為副產品,其余作為廢液排出工廠。副產物主要為固態(tài)排出的粉末殘渣(包括纖維和殘余淀粉)和細菌。廢液主要為兩種高濃度有機廢水,一種是固體濃度為5%的浸泡水,另一種是固體濃度超過2%的黃漿水。
3、 淀粉廢水的組成及危害
廢水中含有大量可溶性有機污染物,如淀粉、蛋白質、糖、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其次是含有N和P的無機化合物,以及一定量的揮發(fā)性酸和灰分。它是一種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具有良好的生化特性,但由于氨氮和鹽分含量高,難以處理。
4、 處理工藝簡介
根據(jù)原理,現(xiàn)代污水處理技術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化處理法。
物理處理方法: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懸浮固體污染物。主要方法有篩分過濾、沉淀、上浮選、氣浮、過濾和反滲透。
化學處理方法:利用化學反應的功能,分離回收污水中各種形式的污染物。主要方法包括中和、混凝、點水解、氧化還原、氣提、萃取、吸附、離子交換和電滲析。
生化處理方法:利用微生物代謝,將污水中的懸浮和膠體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wěn)定的無害物質。主要方法可分為兩類: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好氧法和利用厭氧微生物的厭氧法。
對廢水中磷進行檢測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一、磷的來源與含量廢水中磷的主要來源包括生活污水、工廠廢水(特別是肥料、金屬表面處理、纖維染發(fā)酵和食品工業(yè)等)、畜牧業(yè)廢水以及山林耗地肥料流失等。
廢水處理的基本知識可以歸納如下:一、廢水處理的目的和重要性目的: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對廢水進行處理,使廢水凈化,減少污染,達到廢水回收、復用,充分利用水資源。
工業(yè)廢水排放是一個需要高度關注和嚴格管理的過程,以確保環(huán)境安全和合規(guī)性。在排放工業(yè)廢水時,應注意以下幾個關鍵問題:遵守法規(guī)標準:嚴格遵循國家和地方關于工業(yè)廢水排放的法規(guī)和標準,包括污染物的排放濃度、周期、排放時間等。
說到重金屬,它的種類比較多,比如有:鉛、鐵、鉻、鎘、鎳、鉈、鉬、汞等,有一些重金屬是人體重要元素,但不管是否是人體重要元素過量超標對人體都是會帶來危害的。比較常見的攝入來源就是水源,所以我們對水質的質量問題不得掉以輕心!
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對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進行轉化和降解。生物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好氧處理和厭氧處理。好氧處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代謝和吸附的有機、無機物質組成的絮狀生物體。具有吸附污染物的作用,可降低廢水中污染物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