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六價鉻測定儀通過顯色反應測定樣品中六價鉻含量,樣品處理需滿足 “去干擾、保穩定、均一化” 原則,避免雜質影響顯色反應,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可靠,以下是具體處理要求。 一、樣品采集與保存規范 采集樣品需使用棕色玻璃容器(避免六價鉻因光照還原),采樣前用待檢測水樣沖洗容器 3 次,確保容器內壁無殘留污染物。采集時需充滿容器并加蓋密封,減少頂部空間空氣對六價鉻的氧化還原影響。若無法立即檢測,需向樣品中加入氫氧化鈉,調節 pH 至 8-9(用精密 pH 試紙驗證),并在 4℃以下冷藏保存,保存時間不超過 24 小時 —— 六價鉻在酸性條件下易被還原,堿性環境可延緩其形態變化。 二、預處理基本步驟 樣品需先進行均一化處理。若樣品含懸浮物或沉淀,需用 0.45μm 水系濾膜過濾(過濾前需用樣品沖洗濾膜 3 次),去除顆粒態雜質,避免其吸附六價鉻或干擾比色光程。過濾后的樣品需立即檢測,若濾膜過濾后濾液仍渾濁,可采用離心處理(3000r/min 離心 10 分鐘),取上清液用于檢測。 溫度調節是預處理的必要環節。需將樣品溫度平衡至 20-25℃(室溫或恒溫水?。?,溫度波動會影響顯色反應速率和吸光度穩定性,尤其避免低溫導致的顯色不完全或高溫引起的試劑分解。 三、干擾物質消除要求 水樣中的干擾物質需針對性處理。當樣品含還原性物質(如硫化物、亞硝酸鹽),會還原六價鉻導致結果偏低,需加入過量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去除,待溶液呈粉紅色后加入疊氮化鈉去除過量高錳酸鉀;若含氧化性物質(如氯、臭氧),需加入亞硫酸鈉溶液還原,直至淀粉碘化鉀試紙不變藍。 有機物干擾需通過消解處理。對于含大量有機物(如油污、腐殖質)的樣品,需加入硝酸 - 硫酸混合液(體積比 1:1),在電熱板上低溫加熱至冒白煙(避免六價鉻揮發),冷卻后用純水定容,去除有機物對顯色劑的包裹作用。處理后需再次調節 pH 至中性(用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確保顯色反應在適宜酸堿度下進行。 四、顯色前 pH 調節 六價鉻與顯色劑(如二苯碳酰二肼)的反應需在酸性條件下進行,需將樣品 pH 調節至 1.0-1.5。用移液管加入硫酸溶液(1+1),邊加邊攪拌,并用精密 pH 計監測(避免局部過酸導致六價鉻形態變化)。調節過程中若出現沉淀,需重新過濾后再調節 pH,防止沉淀吸附六價鉻。 五、處理后樣品控制 處理后的樣品需在 1 小時內完成檢測,避免六價鉻在處理后的新環境中發生形態轉化。若需批量處理,需分批次進行,每批處理量不超過 10 個樣品,防止先處理的樣品因放置時間過長影響穩定性。檢測前需觀察樣品是否有顏色變化或沉淀生成,若出現異常需重新處理。 處理過程中需使用無鉻污染的玻璃器皿,避免使用金屬容器(防止金屬離子溶出干擾)。所有試劑需為分析純及以上級別,純水需符合 GB/T 6682 一級水標準。每批樣品處理需同時做空白實驗(用純水代替樣品,按相同步驟處理),用于扣除背景干擾,確保檢測數據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