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氨氮檢測儀電極的維護需圍繞保障檢測精度與延長使用壽命展開,針對電極特性與運行環境制定系統性維護方案,涵蓋清潔保養、校準調試、故障預防等多個維度,確保電極始終處于穩定工作狀態。 
一、定期清潔是電極維護的基礎需求 電極在長期運行中,表面易附著水中的懸浮物、藻類、微生物及化學反應產物,形成污垢層,導致響應速度變慢、靈敏度下降。需按規定周期采用專用清潔液沖洗電極,對于頑固附著物,可使用軟毛刷輕輕擦拭,避免劃傷敏感膜。清潔后需用純水沖洗干凈,防止清潔液殘留影響檢測。對于流通式安裝的電極,需定期檢查流通池是否堵塞,及時清理雜質,確保水樣流通順暢,避免因水流受阻導致檢測偏差。 二、校準與參數修正需常態化進行 電極性能會隨使用時間逐漸漂移,需定期進行校準,通過標準溶液調整電極輸出信號與濃度的對應關系。校準前需確保標準溶液濃度準確、溫度穩定,校準過程嚴格遵循操作流程,完成后記錄校準曲線與偏差值。當檢測環境溫度、水樣 pH 值發生顯著變化時,需進行針對性校準或參數補償,消除環境因素對電極響應的干擾,保證不同條件下檢測結果的一致性。 三、敏感膜的保護與更換至關重要 電極的敏感膜直接參與氨氮的選擇性響應,若膜表面出現破損、裂紋或老化,會導致選擇性下降、檢測誤差增大。需避免電極與硬物碰撞,防止敏感膜物理損傷;同時遠離強氧化劑、有機溶劑等腐蝕性物質,防止膜材料被侵蝕。當敏感膜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傷或老化跡象時,需及時更換新膜,更換過程中需保證安裝密封,避免水樣滲漏影響內部電路。 四、電解液補充與更換需按時進行 電極內部電解液會因滲透、揮發逐漸減少,或因長期使用出現污染、失效,導致電極內阻增大、信號不穩定。需定期檢查電解液液位,不足時及時補充新鮮電解液;當電解液出現渾濁、變色等變質現象時,需徹底更換,更換后需靜置電極一段時間,確保內部體系平衡。補充和更換電解液時,需避免引入氣泡,防止氣泡阻礙離子傳導。 五、接線與密封維護不可忽視 電極與主機的連接線纜需定期檢查,確保接口牢固、無松動,線纜外皮無破損,避免因接觸不良導致信號傳輸中斷或干擾。電極的密封部件如 O 型圈、密封膠等易因老化失去彈性,導致水樣滲入電極內部,引發電路故障。需定期檢查密封狀態,發現老化、破損及時更換,更換時需涂抹專用密封脂,增強密封效果,防止水分、濕氣侵入。 六、環境適應性維護需配合運行條件 電極對溫度、pH 值等環境參數敏感,需確保運行環境溫度穩定在規定范圍內,避免劇烈波動。當水樣溫度超出電極適用范圍時,需啟用溫度補償裝置并加強監測。對于高鹽度、高濁度等特殊水質,需縮短維護周期,增加清潔與校準頻次,防止極端水質加速電極性能衰減。同時需保持電極安裝區域干燥、通風,避免水汽、粉塵堆積影響電極絕緣性能。 七、故障診斷與應急處理需快速響應 建立電極運行狀態監測機制,通過主機反饋的信號強度、響應時間等參數判斷電極是否異常。當出現信號漂移劇烈、無響應或檢測值異常等情況時,需及時排查原因,可能是電極污染、電解液不足、接線故障等,針對具體問題采取清潔、補充、修復等措施。若故障無法現場排除,需備用電極及時替換,避免監測中斷,待故障電極修復后作為備用。 八、長期停用保護需規范操作 若檢測儀需長時間停用,需將電極從水樣中取出,清潔后浸泡在專用保存液中,防止敏感膜干燥、老化。保存環境需避光、恒溫,遠離振動與腐蝕性氣體。定期檢查保存液狀態,蒸發減少時及時補充,確保電極始終處于濕潤狀態,再次啟用前需進行校準,確認性能達標后方可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