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桿式水質監測岸邊站作為地表水監測的關鍵節點,通過模塊化設計整合多元技術,構建起立體化的水環境監測體系,其功能覆蓋從現場感知到數據應用的全鏈條,為水環境管理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一、多參數協同采集是其核心功能 設備搭載的光學、電化學等類型傳感器,可同步監測 pH 值、溶解氧、濁度、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總氮等水質指標,部分高配站點還集成葉綠素 a、藍藻密度等生態參數監測模塊,以及水溫、水位、流速等水文要素傳感器。傳感器通過浸沒式或流通式采樣裝置與水體建立穩定接觸,數據采集頻率可在 1 分鐘至 1 小時區間內靈活設定,配合動態補償算法,有效抵消溫度、壓力等環境因素對測量的干擾。采集過程中,系統通過三級校驗機制(范圍校驗、突變校驗、一致性校驗)自動篩選異常數據,確保原始數據的可靠性。 二、智能數據傳輸與遠程管控功能實現監測信息的高效流轉 經預處理的監測數據通過 4G/5G 無線網絡或北斗衛星通信鏈路,加密傳輸至云端數據中心,傳輸協議支持斷點續傳,保障數據完整性。管理人員可通過 Web 端平臺或移動 APP,實時查看各監測參數的瞬時值、小時均值、日均值,以及參數變化趨勢曲線。系統內置多級報警閾值,當參數超出設定范圍時,自動觸發聲光報警、短信推送、平臺彈窗等多渠道通知,并同步記錄超標時長、峰值等信息,為應急處置提供精準指引。 三、自主運行與維護管理能力保障設備長期穩定工作 供電系統采用太陽能電池板與膠體蓄電池組合方案,配備 MPPT 充放電控制器,可根據光照強度自動調節充電模式,在連續陰雨天氣下仍能維持 7 天以上正常運行。傳感器單元集成自動清洗裝置,通過毛刷機械擦拭與超聲波清洗相結合的方式,定期清除探頭表面的生物膜、懸浮顆粒物,清洗周期可根據水質污濁程度智能調整。設備內置的狀態診斷模塊,實時監測供電電壓、通信信號強度、傳感器響應值等關鍵參數,出現異常時自動執行重啟、切換備用模塊等修復操作,并生成故障報告推送至運維平臺,大幅降低人工干預需求。 四、數據存儲與綜合應用功能提升監測數據的利用價值 本地存儲模塊采用工業級 SD 卡,可保存不少于 6 個月的原始監測數據與設備運行日志,支持 USB 接口現場導出。云端平臺具備數據整編功能,自動生成日報、月報、季報,包含參數統計分析、超標情況匯總、設備運行評估等內容。通過標準化數據接口,監測數據可與區域水環境管理信息系統、河長制平臺無縫對接,為水質評價、污染源溯源、生態修復等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助力水環境管理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