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汞監測儀依賴汞特異性試劑反應與高精度檢測模塊實現汞離子濃度監測,長期停用(通常超過 1 個月)期間,若保養不當,易導致試劑殘留腐蝕管路、電極敏感膜失效、電路受潮損壞,影響重啟后檢測精度與設備壽命。需圍繞 “徹底清潔、隔離保護、環境管控” 制定保養方案,確保儀器停用期間性能穩定。 一、停用前全面預處理 1、試劑系統排空與清潔 提前排空試劑艙內所有檢測試劑(如雙硫腙顯色劑、酸性調節劑、汞標準溶液),避免試劑長期滯留導致管路結垢或艙體腐蝕;通過儀器自帶沖洗程序,用無汞超純水(電導率≤1.0μS/cm)反向沖洗試劑管路 3-5 次,每次沖洗時間不少于 10 分鐘,重點清潔加樣泵、電磁閥等關鍵部件;沖洗完成后,用壓縮空氣(經干燥、無油處理,壓力≤0.2MPa)吹掃管路,確保管內無積水殘留(防止低溫結冰或微生物滋生);最后拆解試劑艙,用無塵布蘸取中性清潔劑擦拭艙內壁,去除殘留試劑痕跡,晾干后重新安裝。 2、檢測模塊與電極保護 取出汞離子選擇性電極,用無汞超純水沖洗敏感膜表面,去除附著的試劑殘留或樣品雜質,若膜表面有頑固污漬,用軟質尼龍刷蘸取 0.1mol/L 稀硝酸輕輕刷洗(避免劃傷膜層);清潔后將電極浸泡在專用汞電極保護液(如 0.01mol/L 硝酸汞溶液)中 30 分鐘,激活敏感膜活性,隨后取出吸干水分,包裹無粉無塵紙放入專用密封盒(內置硅膠干燥劑);比色皿(或檢測池)需用 10% 硝酸溶液浸泡 20 分鐘,再用無汞超純水沖洗至中性,晾干后用鋁箔密封,防止灰塵污染光學面。 二、核心部件專項保養 1、管路與預處理系統防護 拆解預處理系統中的濾膜(如 0.45μm 聚四氟乙烯濾膜)、除干擾裝置,用無汞超純水沖洗后晾干,單獨密封儲存;管路接口處纏繞防水密封膠帶,防止空氣濕度較大時水汽滲入;對易老化的橡膠管路(如進樣管、廢液管),涂抹一層耐腐硅基保護劑,延緩老化速度;廢液桶需徹底清空并消毒(用 5% 次氯酸鈉溶液浸泡 30 分鐘),晾干后加蓋密封,避免異味或污染物倒灌。 2、電路與數據模塊防潮 關閉儀器主電源前,啟動內部除濕功能(若有)運行 30 分鐘,降低電路艙內濕度;斷開外部電源與數據傳輸線纜,接口處涂抹防銹油脂(如鋰基潤滑脂),并用防塵帽密封;在電路艙內放置高吸濕變色硅膠干燥劑(每 10L 空間放置 50g),定期(每 2 周)通過觀察窗檢查干燥劑顏色,若從藍色變為粉色需及時更換;儀器外殼接縫處用防水密封膠條加固,防止外界水汽或灰塵進入內部。 三、儲存環境精準控制 1、溫濕度與空間要求 選擇陰涼干燥、無腐蝕性氣體的儲存環境,溫度控制在 5-25℃(避免高溫導致部件老化或低溫損壞密封膠),濕度≤60%(可通過安裝工業除濕機或溫濕度記錄儀實時監控);儲存位置需遠離強電磁干擾源(如變壓器、大功率電機),防止電磁輻射影響電路元件;儀器需放置在水平臺面上,底部墊高 10-15cm,避免地面潮氣傳導至設備底部。 2、防塵與隔離措施 為儀器覆蓋專用防塵防潮罩(選用透氣、耐腐的牛津布材質,避免完全密封導致內部潮氣積聚),罩體與儀器表面預留 5-10cm 間隙,確保空氣流通;若儲存環境灰塵較多,需在儀器周邊放置空氣凈化器,減少灰塵附著;定期(每月)打開防塵罩,用無塵布擦拭儀器表面,檢查外殼是否有腐蝕、變形跡象,清潔后重新覆蓋防護。 四、定期檢查與維護 1、周期性狀態核查 每 2 周進行一次遠程或現場檢查:通過儀器狀態指示燈確認內部除濕模塊(若有)運行正常,檢查密封盒內電極保護液是否泄漏、干燥劑是否失效;每月拆解管路接口,用無汞超純水沖洗后重新密封,防止接口處殘留雜質導致管路堵塞;每季度取出汞電極,用無汞超純水沖洗后重新浸泡在保護液中 30 分鐘,恢復膜活性,避免長期干燥導致膜層開裂。 2、備用部件與耗材管理 停用期間需定期檢查備用耗材(如濾膜、試劑管路、電極保護液)的儲存狀態,確保備用電極仍浸泡在新鮮保護液中,備用管路密封完好無老化;若備用試劑超過有效期,需及時清理并補充,避免重啟時使用失效耗材;建立《停用保養臺賬》,記錄每次檢查時間、維護內容、部件狀態(如電極保護液更換日期、干燥劑更換次數),便于后續追溯。 五、重啟前準備提示 長期停用后重啟前,需提前 24 小時將儀器移至正常工作環境(溫度 20-25℃、濕度 40%-60%),拆除所有密封與防護裝置;重新清潔管路與電極,按正常校準流程用汞標準溶液進行全量程校準,確保電極響應斜率(通常 55-65mV/decade,25℃時)與校準曲線相關系數(R2≥0.999)符合要求;試運行期間連續監測空白值,確保空白吸光度≤0.02,無異常漂移后再投入正式使用。 此外,若停用時間超過 6 個月,重啟前需聯系廠家技術人員對電路系統進行絕緣檢測與性能評估,重點檢查電源模塊、信號放大器等關鍵元件,避免隱性故障影響儀器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