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COD檢測儀作為水體化學需氧量連續監測的核心設備,若出現數據持續漂移、檢測值超差或設備突發停機,需通過應急校準與規范重啟恢復運行,避免監測數據中斷或失真,保障水質監管的連續性與準確性。應急處理需嚴格遵循流程,兼顧問題排查與精度恢復,確保設備快速回歸穩定工作狀態。 應急校準需先明確觸發場景與前期準備,奠定操作基礎。當出現以下情況時需啟動應急校準:儀器報 “校準失效” 故障、連續 3 次檢測數據與人工比對值偏差超允許范圍、電極更換或維修后、設備斷電重啟后。校準前需準備適配儀器量程的 COD 標準溶液(需在保質期內,濃度覆蓋低、中、高三個梯度)、去離子水、專用校準容器及無粉手套;同時檢查儀器供電是否穩定、電極表面是否清潔(若有污染物需用去離子水輕柔沖洗并晾干)、管路是否通暢,排除硬件故障后再啟動校準程序。 應急校準操作需按標準化步驟執行,確保精度達標。首先進入儀器應急校準模式,選擇 “空白校準”,將去離子水注入校準容器,放入電極后啟動空白校正,待儀器顯示空白值穩定且符合要求后,進入 “量程校準”;依次將低、中、高濃度標準溶液注入校準容器,每更換一種濃度需用去離子水沖洗電極與容器,避免交叉污染,每種濃度校準完成后需等待儀器自動記錄數據并計算校準曲線,確保曲線相關系數≥0.999;若校準數據偏差超范圍,需重新核查標準溶液濃度、電極狀態,排除問題后再次校準,直至校準結果合格。校準完成后,需立即檢測實際水樣,對比校準前后數據差異,確認儀器檢測精度恢復正常。 設備重啟流程需分步驟操作,規避二次故障。若儀器因突發斷電、系統死機等情況停機,重啟前需先切斷設備主電源,等待 5-10 分鐘(避免電容殘留電荷影響電路),同時檢查電極連接線是否松動、管路是否存在泄漏或堵塞,清理儀器表面與散熱口灰塵;隨后閉合主電源,開啟儀器開關,觀察顯示屏是否正常點亮、各模塊(如采樣泵、溫控單元、數據傳輸模塊)是否正常啟動,若出現模塊報錯,需根據故障代碼排查對應部件(如泵體卡滯、電極接觸不良),修復后再次嘗試啟動。 重啟后需進行系統驗證與數據銜接,保障監測連續。儀器啟動后,先執行自檢程序,確認電極響應速度、管路流量、溫控精度等參數達標;隨后進行一次空白驗證,用去離子水檢測空白值,確保無異常干擾;接著調取重啟前的歷史數據,核查數據是否完整存儲,若存在數據缺失,需聯系后臺運維人員協助恢復;最后檢測實際水樣,將檢測結果與校準后的數據對比,確認設備運行穩定,同時記錄應急校準與重啟的時間、操作步驟、校準數據及故障原因,形成應急處理檔案,為后續設備維護提供參考,確保在線COD檢測儀持續可靠運行。
|